通识教育
 
 首页  中心简介  通知公告  新闻剪影  通识课程  通识讲堂  通识活动  制度建设 
 
 
部门新闻
· 关于征集科技、人文板块通识...
· 关于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尔...
· 关于编印通识教育课程手册的通知
· 2022-2023(2)学期“尔雅”...
· 关于公布2018年度通识教育核...
· 关于公布第二批通识课程“引...
· 关于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尔...
· 关于开展2018年度通识教育核...
· 关于公布科技板块通识教育课...
· 科技板块通识教育课程立项结...
 
  通识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通识活动>>通识大讲堂>>正文
 

“通识大讲堂”第十一讲——直面当今文化现实 努力探寻新旧文化传统融合的合理路径

2017年12月15日 09:42  点击:[]

直面当今文化现实  努力探寻新旧文化传统融合的合理路径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尧主讲我校通识大讲堂第11讲

 

12月12日下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苏州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尧做客我校主讲通识大讲堂第十一讲,在学术中心第二报告厅为200多名听众带来了一场题为《旧传统、新传统与文化现实》的讲座。这也是浙江省人文大讲堂浙财分讲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由通识教育中心与校科研处合办。讲座由校党委副书记卢新波教授主持,省社科联相关人员校科研处金通处长、邵燕波副处长等出席了讲座,《钱江晚报》等媒体记者进行了现场报道。

 

22E2F

 

王尧教授首先对我国当今社会文化现实进行了分析,指出当下中国处在一个新旧文化交融并存的状态。自“五四”以来即已开启的文化转型至今尚未完成,主旋律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之间交叉、交融性增强,总体处于复杂多元的胶着状态。当今时代,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文化状貌,人类普遍面临着机器技术对精神世界的侵蚀、感情表达格式化趋同化、文化的整体性与区域性差异过大等文化危机,正视和合理地化解了这些危机,才能真正完成文化转型。同时,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地化如何协调问题也日益突出,我们在保持足够文化自信的同时,也需要积极地与世界文化对话。

 

 

紧接着,王教授对“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旧传统”与“新传统”、“大传统”与“小传统”等进行了区分和阐述。指出“传统文化”落脚于“文化”,是具体的文化形态,是精神的载体,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传统”则落脚于“传统”,是几千年来人类社会所形成的的精神和价值。“大传统”多与主流文化有关,往往与书面文字的发展相结合,“小传统”多以民间形态流存,值得肯定,但需要改造与保护。而“旧传统”与“新传统”则主要是基于“五四”以来的思想事实与社会发展作出的价值判断,相对于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旧传统”而言,“五四”以后接受欧洲文明、马克思主义文明及苏俄革命思想而形成了复杂的“新传统”。要把新旧传统与革命传统的价值体系融合在一起,进行整合和创造性转换。整合能使我们明晰文化发展方向,而创造则能激活我们的文化活力。

 

在讲座中,王教授还结合莫言、阿城、贾平凹、韩少功等当代中国著名作家的创作中对传统与现实关系的处理,来引导大家思考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中的传承与创新问题。他指出从文化发展的规律来讲,过去是现在的传统,今天是明天的传统,当今的人文学科如何在文化发展的洪流中叠加进自己独有的文化特质,而不至于在文化传承的接力棒中掉链子,是重要的文化命题。在正视当今文化现实的基础上,探寻新旧文化传统融合的合理路径,是真正走向充满文化自信大国的必经之路。

 

undefined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王教授针对同学们的提问,一一做了精彩的解答,鼓励大家在这个新旧文化交融的时代,要承担起应有的文化传承责任。要能够从文字中窥见旧传统的模样,又能在新传统中更深刻地了解这个时代,让专业素养给予自己生存的能力,让人文素养滋养自己的精神生活,不断丰富自我。

 

 

上一条:“通识大讲堂”第十二讲——复旦大学刘钊教授来我校讲学 下一条:“通识大讲堂”第十讲——徐兆寿谈人生与写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浙江财经大学  通识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