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
 
 首页  中心简介  通知公告  新闻剪影  通识课程  通识讲堂  通识活动  制度建设 
 
 
部门新闻
· 关于征集科技、人文板块通识...
· 关于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尔...
· 关于编印通识教育课程手册的通知
· 2022-2023(2)学期“尔雅”...
· 关于公布2018年度通识教育核...
· 关于公布第二批通识课程“引...
· 关于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尔...
· 关于开展2018年度通识教育核...
· 关于公布科技板块通识教育课...
· 科技板块通识教育课程立项结...
 
  通识课程
当前位置: 首页>>通识课程>>科学精神与技术进步>>正文
 

通识采访“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采访周慧颖老师

2021年10月18日 15:47  点击:[]

课程名称:物理文化与现代科技

 

授课学时:32学时

 

主讲教师:周慧颖

 

所在板块:科学精神与技术进步模块

 

课程简介:

 

    《物理文化与现代科技》作为通识教育课程,是面向所有本科专业学生开设的选修课。主要介绍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以及在高科技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内容有:现代科技导论、航天与力学、无处不在的波、微观世界及其探索、光彩夺目的新光源、物理学与新材料、物理学是能源科学的基础、医学中的物理学、相对论和宇宙、从20世纪物理学看世界等内容以及相关实验。

 

阅读书目:

 

倪光炯等编著:《改变世界的物理学》(第四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5

倪光炯,王炎森,《物理与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采访与交流

 

Q1、物理文化与现代科技这门课程从2017年建设至今,请问您开设它的初心是什么?

 

正如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所强调的:“只有当科学和人文之间的隔阂在大学校园里加以弥合之后,我们才能对世界给出连贯而令人信服的描述”。套用武侠小说中的比喻,科学和人文好比人体的任督二脉,只有打通任督二脉,武功才能大成。为适应社会需要,以素质教育为取向,所以要打造一门古今贯通、中西融合、文理渗透,融科学性、基础性、思想性、人文性及时代性于一体的通识教育课程

Q2、《物理文化与现代科技》作为通识教育类科学精神与技术进步模块的课程,您认为这门课程有什么独到之处?

 

独到之处有三:

1、物理学是完美契合通识教育理念的学科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世界运动、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同时也是发展的最早、最完善、应用最广泛的重要基础学科。它不但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动力,而且影响着其它学科的发展。它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它既是科学,同时又是一种高层次、高品位的文化,既蕴含着科学的共性,又体现了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文化个性。这一特点,使其成为完美契合通识教育理念的学科。

2、对物理的深入了解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发展面对知识经济、信息网络和经济全球化等方面的冲击,对于人的知识、能力和文化素质要求也日益提升,个体要成功参与社会生活,须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和多项才能。我校大学生即使将来从事的不是科学技术方面的工作,但是同样应当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方面的教育。

 3、具备为教学服务的高科技教学平台

在课程教学上,学校拥有先进的多媒体及实验设备,实验流程采用实验装置、传感器、计算机数据采集、计算机数据显示和处理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充分体验高科技的先进性与便利性及学习乐趣。

Q3、我们这门通识课的授课对象包括了全校所有的本科专业学生,而课程涉及到了相对论、无线电、黑洞等众多内容,面对部分并不熟悉相关知识的学生,如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程既不是理工科物理课的浓缩或稀释,也不是一般科普性地传授具体的物理知识,而是更多地是注重传播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文化,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课程所探讨的全部问题均适合我校各专业学生学习。教材难度适中,教学内容上关注基本概念的理解,不涉及复杂的公式推导及数学运算,不需要学生修习特别高深的系统专业知识。

课堂上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互动效果和学生的参与程度,课堂气氛活跃。

 

Q4、本课程学生的可参与度非常高,在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可以分组进行哪些富有趣味的实验活动?

 

在实验课上,我们借助先进的PASCO实验设备可以进行“力、热、声、光、电”等众多实验,如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波义尔定律、声波、马吕斯定律等。从以往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实验课非常感兴趣,实验以学生自己动手、同学间相互探讨、分工协作为主,教师适当指导为辅。

 

Q5根据您多年授课的经验来看,本课程对学生们起到了何种积极的影响?您对这门课程有什么新的展望?

 

课程开设五年多以来,得到同学的高度认可,深受欢迎,学生选课热情很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尤其在实验课程教学方面,同学们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既掌握了物理知识,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培养了严谨的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发现、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并使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得到加强。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无限广阔,丰富多采,形形色色的物质世界,从大至浩瀚的宇宙、日月星辰,小到分子、原子、电子;从固体、液体、气体、等离子体到电场、磁场、引力场,从早至宇宙的起源到晚至遥远的未来。希望更多的同学们加入到“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的学习中来,用心品味、思考物理,涉猎不同学科领域,融合不同学科文化,拓宽知识面,学习不同学科的思想方法,了解不同学术领域的研究方法及主要思路,建立一种长远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思维与方法,促进同学们在思维、表达、沟通、协调、创新等多方面能力发展,将对同学们的价值引导、心智培育和知识拓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些比单纯知识的影响更深远,它作用于人们的心灵,使人们终身受益。

 

 

 

 

 

 

 

 

 

 

 

 

上一条:通识采访——采访陈明晶老师 下一条:科学精神与技术进步·课程资源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浙江财经大学  通识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