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
 
 首页  中心简介  通知公告  新闻剪影  通识课程  通识讲堂  通识活动  制度建设 
 
 
部门新闻
· 关于征集科技、人文板块通识...
· 关于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尔...
· 关于编印通识教育课程手册的通知
· 2022-2023(2)学期“尔雅”...
· 关于公布2018年度通识教育核...
· 关于公布第二批通识课程“引...
· 关于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尔...
· 关于开展2018年度通识教育核...
· 关于公布科技板块通识教育课...
· 科技板块通识教育课程立项结...
 
  通识课程
当前位置: 首页>>通识课程>>人文素养与审美艺术>>正文
 

尽其心者,知其性且省其生——采访”心理学与人生”李晓娟、周浩老师

2022年05月31日 10:59  点击:[]


作为一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学科,心理学兼顾了学术性和实践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心理学通识课和心理学相关的知识,学生心雅通识学会对“心理学与人生”的任课老师周浩、李晓娟老师进行了采访。

课程简介

心理学与人生关注的是人们可以用于人生发展的心理资源,着眼于建立积极优势、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应对、积极成长的核心概念,重点放在把心理学知识应用到我们的人生旅程和生活实际中,体现心理学致力于帮助人们追求幸福与快乐、提升生活质量、开发心理潜能的实践意义。课程融知识传授与素质教育于一体,课程的主要价值是旨在促进与明确积极自我,促进对未来的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提升对正面行为的认可,发掘自身存在的积极力量和潜能,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和积极的情感,利用积极的内心力量来完善自己,对自己、对生活充满希望,体验人生幸福和成长的快乐与价值感。


采访李晓娟老师

李晓娟,浙江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主任,浙江大学博士,获浙江省第四届师德标兵荣誉称号,入选2015年浙江省优秀思政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近年来主持省级教改项目两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三项。讲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与人生思想道德与法治等本科课程,学评教成绩优秀。

说明: E:\通识\通识会议\通识师资培训\2022-5-12\师资培训22.0512\files\341d4d3ecdd52b159a266a7e6183e8d.jpg

Q1近年来,大家的生活节奏不断变快,生活压力也随之增大,心理学这个领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那么,在您看来,心理学本身的意义是什么?学习心理学又能为我们自身带来什么?

A:心理学是一个内容很广泛的学科,包含诸多不同的分支,但总起来讲,其意义在于探究心理规律、发现心理规律、利用心理规律预测或调整行为。对大学生来讲,了解一些与自身成长或人际交往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学会运用心理学规律解决相关问题,可以帮助个体发展真实自我、保持良好心态、更好地共情他人,从更大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心理内耗,让自己变得更积极更阳光。

Q2最近网络上很热门的MBTI十六种人格测试,您对于这种人格测试是持什么样的看法?

A:这个测试最近确实很火,还上过热搜,我自己也做过。这个测试有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也有学者对美1987MBTI-G版本做过信效度检验,可以作为了解自身人格特征、特别是职业人格特征的途径之一。但人格是个很复杂的概念,不能只凭单一的心理学测试就认定一个人的人格,同时,做心理测试时的身体或心理状况等偶然因素也会影响测试结果,不能够盲目跟风给自己贴标签。据我了解,有些同学会感觉这个测验比较“准”,有些同学会感觉这个测验并不是很准确。所以,大家可以做做体验一下,但不要盲信。

Q3:在这门课程中有一章内容讲原生家庭,在您看来,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A我们将原生家庭作为其中一章的内容,一是因为原生家庭是个体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境,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个性的形成,了解原生家庭有助于同学们探究个性形成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现在受网络或一些影视作的影响,一些人过于迷信“原生家庭”,仿佛自身所有不足都是原生家庭或父母的错,怨天尤人不说,还以原生家庭为借口止步不前。通过对原生家庭这一章内容的讲授,我们希望同学们从科学的角度正确了解原生家庭的作用,看到个体人格形成的更广泛的影响因素,不要被原生家庭所局限,学会与原生家庭和解,承担起生命成长的责任,找到自身成长的方向。

Q4这门课程从2012年开展到现在,您在课程内容创新方面有没有什么可以分享的?

A:这门课涵盖内容很广,给予了任课老师充分的发挥空间,我们没有固定教材,所讲内容侧重应用性,除了经典的、基础的心理学知识以外,主要结合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或常见心理困惑。同时,我们每隔一年会以作业的形式请同学们自己来编写课程目录,一方面督促同学们对心理学体系有更好的把握,一方面通过这样的形式了解同学们对哪些内容更感兴趣或更需要,课程也会根据这些做相应调整。


采访周浩老师

周浩老师,心理学博士,浙江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教研室专任教师,研究领域为社会心理学(新媒体使用与个体社会性发展方向),主要讲授心理学与人生、心理科学前沿、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积极力量、时间管理等课程,曾在“JCC”心理科学进展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等期刊上发表文章,出版专著《青少年与移动媒介使用》,并参与撰写《互联网心理学》、《数字化的青年》、《阿内特青少年心理学》等书籍。

说明: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81a5c1eb8faf64e49164849af5f1814.jpg

Q1:周老师能简单为我们介绍一下这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吗?

A:这门课程主要是带领学生们用心理学的视角看待和思考人生中的种种变化。在课堂上,我期待与同学们一起制造“意外”。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能够熟练地在b站等平台上的课程视频里提前获取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如果千篇一律地重复去讲这些内容就会显得乏味无趣,而课堂上的“意外”则能够增加该课程的不可复制性。这个“意外”来自于学生们的分享,而分享的主题是非常开放的,唯一的要求是批判性地思考自己的人生经历。当学生们分享结束,我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给予学生即时的反馈,也就是说,这是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创造的意外性,这些课程中的拓展和延伸就很难在网络课程视频里获取。

Q2:当代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周老师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A: 我简单地从心理学的角度回应一下这个问题。首先,心理学的一个特点是以复杂的视角看待人生中的各类问题,这意味着它有自己的取向,而这种取向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如果从科学研究的视角切入,比如说我们想要了解抑郁或焦虑情绪的初始状态,就会去研究此类情绪发生的遗传密码及生理机制,虽然人们在该领域基于生物取向的解释依旧比较粗浅,但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再者,人是各层环境叠加中的社会性动物,我们被所生活着的社会和时代赋予特有的烙印,因此当媒体经常不断放大当代社会中的比较情境,给我们带来长期的不可预测的压力时,年轻人会更容易陷入“纵向比”的循环,从而产生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问题的预设性比较强,我们要警惕自己对抑郁和焦虑的过度强调和阐释,不轻易掉入“症状池”中,让负面情绪成为拒绝回归现实的借口。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该试着用批判性的思维对人生中的一些心理现象展开新的思考,这也是这门通识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所在。

Q3:对于想要进一步了解心理学方面知识的同学,您有什么建议?

A: 我建议可按以下五个步骤培养自己对心理学的专业认识,第一步是参考权威购书网站上的畅销书目排行榜,对于非专业者而言,没有必要在初始阶段就阅读艰涩难懂的专业书籍,因此被认可、易理解、趣味强的通俗科普读物是首选;第二步,挑选排行榜上概括性更强、专业化程度更高的书籍,适合有一定心理学知识基础的人阅读,这能够帮助自己了解更多的专业性知识,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通识科普教材《心理学与生活》;第三步,聚焦网络上更细分、更精确化的专业类内容,比如我提及的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某个领域的著作和文章,以丰富自己对心理学的体系化认知;第四步,寻找心理学领域内权威人物发表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著和文章;最后一步,关注世界范围内心理学专业期刊上发表的前沿性文章。

 

“好的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状态;它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卡尔·罗杰斯如是说。希望同学们都能找到自己人生的正确方向,砥砺前行。


采访:范珍、陈诺

文案:陈诺

上一条:通识采访|狼毫走蛇,翰墨生香 ——采访周寒筠老师 下一条:学校在第三届“卿云杯”全国通识课程论文大赛中获优胜奖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浙江财经大学  通识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