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
 
 首页  中心简介  通知公告  新闻剪影  通识课程  通识讲堂  通识活动  制度建设 
 
 
部门新闻
· 关于公布2024年通识教育核心...
· 关于开展第六批通识教育课程...
· 关于实施2024年通识课程“引...
· 社团招新|学生心雅通识学会...
· 关于开设2024级通识必修课《...
· 2024-2025(1)学期“尔雅”...
· 关于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尔...
· 关于公布“衡芷杯”第四届校...
· 短学期通识选修课程名单公布
· 2023-2024(2)学期“尔雅”...
 
  新闻剪影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剪影>>正文
 

通识回顾|从马一浮看文化坚守与自信

2024年11月04日 15:01  点击:[]



10 22 日下午,心雅通识学会有幸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聪老师,为大家带来一场有关文化自信和文化保守的通识沙龙。

活动中,王聪老师围绕隐士儒宗马一浮的西学观展开讲解,深入探讨文化自信与文化保守问题。老师先是抓取解析题目的关键词,随后与同学们分享马一浮的传奇一生。同学们从中了解到马一浮自幼饱读诗书、才华横溢,一心扑在学术研究上。他对学术的那份执着认真深深感染着大家,激励着同学们不断求知、坚守信仰。

 

沙龙进行期间,大家深入探讨了马一浮对西方文化的批判与借鉴,以及他在中西文化碰撞时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做法。马一浮对西学并非盲目推崇,深入研究后,他意识到西方思想无法真正解决中国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才是关键。在西学风行之际,他力排众议,坚守国学,彰显出强烈的文化自信。他提出“世界人类一切文化最后之归宿必归于六艺,而有资格对此文化之领导,则中国也”的观点。在坚守中华文化过程中,他尝试在中西文化间寻求平衡与融合,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开拓新思路,其对国学的坚持与弘扬,也为后人研究和传承传统文化立下汗马功劳。

最后,王老师提出两点内容:一是我们对待学术研究要像马一浮那样认真、执着、一丝不苟;二是对待历史人物需全面、客观、公正,坚持唯物史观。

 

如今,我们被纷繁复杂的互联网和多元的世界文化环绕。在此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思考如何正确对待各类文化。马一浮的学说和思想警醒我们,在多元文化交流碰撞中,要保持清醒,不盲目跟从,也不全盘否定;珍视和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要有坚定信念和使命感,为国家和社会进步发挥作用。同时,我们要具备独立思考和深入探究精神,不被表象迷惑,努力追求真理和价值,坚定文化自信。


上一条:通识采访|对第四届“卿云杯”优胜奖获得者黄之羽同学的采访 下一条:落实新培养体系⑯ |落实“财经×科技”推进AI通识课程建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浙江财经大学  通识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