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意的时光长河中,每一片叶子都承载着文人墨客的情思。4月15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叶子中的诗词”主题讲座在诗意盎然的氛围中展开。讲座以树叶为媒介,带领观众走进了一个充满人文情怀的诗词世界,感受边塞诗的豪迈与深邃。

边塞诗的发展与魅力
本次讲座的主讲人郁冲聪老师,在唐代文学尤其是唐朝边塞诗领域造诣颇深。讲座伊始,郁老师从边塞诗的起源讲起,指出其早在南宋时期便已萌芽。当时多为文人模仿创作。直至盛唐,边塞诗才迎来全盛。诗人们奔赴边塞,将亲身经历的豪情与壮志融入诗中,使边塞诗兼具豪迈气魄与真切情感 。
随着讲座逐步深入,郁老师以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为例,生动讲述了其在天宝十四载前往安西都护府的艰辛历程。这段经历不仅让岑参领略了边塞的壮阔风光,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留下了许多传世名篇。

历史变迁中的边塞诗
随着唐朝由盛转衰,边塞诗的风格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安史之乱后,西域局势动荡,诗人们难以亲临边塞,笔下的边塞景象便多了一份想象与苍凉。郁老师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边塞诗作品,展现了诗人心境的转变,让观众深刻感受到历史对文学的深远影响。
除了丰富的知识讲解,郁老师还结合自身在西域的考察经历,分享了新疆维吾尔博物馆的唐朝运粮文书和祁连山的壮丽景色,为讲座增添了一抹真实的色彩。
手工互动:镌刻叶间诗韵
互动环节将讲座气氛推向高潮,同学们纷纷动手制作“叶子上的诗词”。大家精心挑选银杏叶,认真写下自己喜爱的诗词,将其制作成精美的书签。制作诗词叶子书签,不只是简单的手工创作,更是一场与诗词的深度对话。当亲手书写的诗词与自然的树叶相互映衬,一枚枚饱含诗意的书签便诞生了。小小的树叶承载着诗意,或夹于书页间陪伴阅读,或作为礼物传递温情,成为讲座最珍贵的独特纪念。


整场讲座如同一幅绚丽的艺术长卷,将诗词之美与自然之美巧妙结合。同学们不仅领略了边塞诗的独特魅力,更从一片叶子中感悟到生命的深邃。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文化活动,让诗词的光辉继续照亮我们的生活,滋养我们的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