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革命地理学看文学史
11月9日下午,我校人文与传播学院周保欣教授应通识教育中心邀请在学院楼报告厅作了题为《东南社会与现代文学“革命地理学”》的通识讲座,我校众多师生前来听讲了此次通识讲座。

周保欣教授在讲座开端为大家阐述了几个名词概念,“东南社会”、现代文学的“革命地理学”是日常生活中不太接触得到的词汇。东南社会指的是主要包括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安徽南部等的地域。现代文学的“革命地理学”是指中国新文学,是通过系列革命成功完成现代转换的,这个转换,与空间、地方性地理事物的关系。周教授用浅显的话语加上中国地图的说明带出本次讲座的主题“中国文学现代变法,为什么发生在东南社会”。

讲座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解了作家的东南聚集现象,现代文学早期的作家都出现在东南地区,文学革命两个阶段中的领导人都是来自东南地区的。及很多文学新变化以及作家之前的互动也都发生在东南地区。第二部分讲解了文学革命东南发生的命理。周保欣教授以东南的“形”与“势”以及社会与政治革命对文学革命的推动两个角度阐述。周教授还为大家讲解了文学革命的内面反刍与外向择取以及文学革命的“东南性格”这两个部分。

周保欣教授妙语连珠、风趣幽默,在略显深奥的知识中穿插了许多有趣的名人轶事,让本来枯燥的概念变得形象生动,丰富多彩。这次讲座将文学、历史、地理、文学史相结合,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识大餐。师生们用掌声感谢周教授带来知识的饕餮盛宴,本次讲座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