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心雅通识沙龙第三期邀请了荆亚平教授,分享了“理想的人生”这一主题。说到“理想的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沙龙一开始荆教授以孔子的“风乎舞雩咏而归”作为引语,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对于孔夫子来说,他的理想是在外面吹着风,一路唱着歌回家,是一种淡泊的归隐之态。那么同学们的理想生活又是什么呢?

一位大三的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她表示大三的课程相较于大一大二不是那么密集,她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同时她也提出了当今社会存在的一种内卷现象,她身边的同学有许多选择了考研、考公,每天都很忙碌。但她表示自己很享受自己如今的状态。
荆教授肯定了她的看法,同时也向我们分享了她的旅行经历。荆教授认为大学生应该多出去走走,因为大自然的壮观景象有时必须要自己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她认为“生活是第一位”的。接着,荆教授说人一定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绝不能人云亦云。不能看到别人考研就觉得自己也要考,把自己置身于一个焦虑的境地。

她向我们分享了她的一位学生。她原本是统计专业的,但是因为对文学的热爱,在大二毅然决然的转到了文学系,踏上了文学之路。这段分享让在座的一位同学有了共鸣。她高中在父母的要求下选择了理科,但内心喜欢的却是文科。在大一下,她也选择转专业到了人文学院。“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只有热爱才能支撑人走完接下来的路。
接着,荆教授向我们分享了她年轻时喜欢的苏轼的一句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她认为年轻人应该要有朝气,要有自己的傲气。然而,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是“年轻的躯体里有一个苍老的灵魂。”她推荐同学看《觉醒年代》,学习那时的青年是如何在那动荡的年代生活的。

最后,荆教授建议我们把读书养成一种习惯。她向我们谈起她大学读书的日子,她经常是图书馆最后一个走的人,而图书馆的管理员也认识了她,有时还会把自己珍藏的书借给她看。荆教授建议同学记录自己看书的日期。当大学四年过后,你可能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做,但翻看记录,原来已经读了那么多本书。
在本次沙龙中,荆教授和同学们打开心扉,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或让人会意一笑,或让人陷入沉思,沙龙在同学们积极互动中圆满结束。最后,希望同学们无论是选择考研还是考公还是其他,都能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