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基本情况:本次通识大讲堂由经济学院王正新教授主讲,共约200人参加。王教授对“数字经济时代生产和消费新形态”主题进行讲授,旁征博引,又一次拓宽了我们的经济学视野。

讲堂回顾:
(一)何为数字经济?
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涵盖了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数字经济是由数字化的知识、信息和技术驱动的价值创造、转化与实现。例如我们身边的电子商务、在线教育、在线医疗,还有平时老师数字化授课都是数字经济的表现。

数字经济可以被理解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它包括四个部分:一是数字产业化,即信息通信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等。二是产业数字化,即传统产业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部分,如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工业大脑、平台经济。三是数字化治理,即政府运用数字化的技术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以“数字技术+治理”为典型特征,如城市大脑。四是数据价值化,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采集、数据标准、数据确权、数据定价、数据交易、数据保护等。

(二)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
数字经济规模快速增长。2020年,已有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北京等13个省市数字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北京、上海数字经济GDP占比超过50%。其次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突出,正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数字经济有效稳定疫情冲击下的经济下行趋势,它的内部结构持续优化,产业数字化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三)生产的数字经济形态
工业互联网是以人、机、物之间的网络互联为基础,通过对工业数据的全面深度感知,实时传输交换,快速计算处理和建模分析,实现智能控制和运营优化。例如浙江轻纺城集团公司开发的全国首个“印染大脑”平台,运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方法,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显著提高染色合格率和产品质量。


(四)消费的数字经济形态
数字化消费是社会主体对所有信息产品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以及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实现的最终消费支出。比如你在电商消费,你在知乎平台学知识消费等都算。
数字化消费特征一:消费结构方面,马太效应加剧消费分化。特征二:消费群体方面,生产者和消费者由零和博弈走向多方共赢。特征三:消费行为方面,由确定性消费向非确定性消费加速演进。数字经济提升生产的柔性化程度,推动消费模式由“生产者主导”向“消费者主导”转变,消费者可以根据需要提出个性化、差异化需求,消费的不确定性增加。

(五)课堂讨论
最后,王教授指出关于数字化经济时代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去调查研究的,这个方面也是一个新主题,为许多专业提供了研究方向。教授提供了很多可以研究的问题,如:
问题1:数字经济的发展如何影响市场价格?(从供需曲线的角度)
问题2:数字经济如何影响经济增长?(从生产函数的角度)
问题3:一个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问题4:企业选择是否数字化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问题5:如何看待网络游戏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同学们纷纷表示涨知识了,作为财大学生,了解数字化时代的生产和消费新业态,对我们有很大帮助。经济学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努力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应该学以致用!
数字经济不是未来,数字经济已来,我们要接纳和拥抱,共同应对数字经济时代可能面临的挑战。

数字经济拓展阅读:http://scs.toocle.com/detail-1791.html